|
 |
|
作 者:石井泰子著 |
ISBN :9579573832 |
出版社:青春出版社 |
開 本: |
出版日期:1992/1/1 |
頁 數:179 |
裝 幀:平裝 |
版 次:2 |
定 價:120 |
優惠價:120 |
積 分:0 |
本期熱銷本數:0 |
購物車 |
|
 |
複合型鈣健康法 |
|
☆序☆
健康就是幸福
在本書一開始,我先介紹一位小學五年級女生在觀賞一部名為「僅僅一次的射球」影片後的觀後感。
由於影片是在學校播放,具有十足的教育功能。該影片是描述一位天生孱弱的少年。
有病的男孩既不能跑步,也不能運動,這是多麼痛苦的事,能運動的人,是多麼幸福呀!
今天,我上了體育課,但是那男孩卻不能,因為他的心臟不好,但是他只踢了一次球,就非常的高興。
我是健康的女孩子,我能運動,因此,不能了解他那種高興的心情,我們不應該忽視身體的健康。
健康就是幸福啊!
沒有人不重視健康,但是當自己健康時,就容易忘記健康的好處,應了「人在福中不知福」的老話。
如果能每天體會健康就是幸福而生活的話,那該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。
有人說,今天是用金錢來買健康的時代。
換句話說,為了維護健康,自己必須想盡法子。
僅以飲食為例,近十幾年來,它的烹調方式已在不知不覺間完全變了樣,而且造成人類自己排除健康的悲劇。
美國參議院營養特別委員會發表的麥克嘉文報告中,也提到「現代的飲食中,維他命與礦物質的不足尤其顯著,其中以鈣、鐵、維他命A、維他命B1、B6、C、E的缺乏最為嚴重,這是典型夭折的飲食資料。」
發展出輝煌科學的聰明人類,如何會走上自我毀滅的歧途呢?
傅說,古希臘與羅馬時代有司掌健康與美的卡娜卡里斯女神,在當時已教導人類如要維持健康,並不是只在個人層面的努力,而是要與周圈的環境互相配合,方能真正維持健康。
面臨有科學時代之稱的二十一世紀,我們應該謙虛地接受此一教訓,同時,回到真正健康的起點,讓二十一世紀成為人人歌頌健康的時代,此乃是當務之急。
營養是前後相連的鎖鏈
「鐵是為了血液」、「鈣是為了骨骼」、「維他命A是為了眼睛」、「磷是為了頭腦」、「維他命B1是為了神經」而存在──你是否也盲目地接受這些自古傳下來的格言呢?
在現代的營養學中,認為營養素能單獨發揮某種效用之說,是一派胡言。任何營養素如同彼此相連的鎖鏈一般,彼此同心協力,發揮各自的價值,使細胞保持活力,使器官發揮功能來維持生命。
目前已經知道,構成人體的每一個細胞每日所需要的營養素達四十幾種,這是至今已被證質的專,今後,數量或許會繼續地增加。
如果說有條項鍊是由四十六個小圈組成,那麼,必須要四十六個小圈連接成一個大環,方才有價值。萬一,其中有個小圈斷裂了,那麼這整個一個大環將成為缺陷物品,即使掛在頸項,也無法達到美觀的效果。這與缺少了一種營養素(不足)而使得整個細胞不再健康(營養失調)道理相同。
現在,取出斷裂的小圈而將其餘的四十五個連接,這時候,雖然還是可以發揮項鍊的作用,但在形狀與品質上,顯然已有了絕對的變化。
如此說來,四十六種像鏈條般連接成環而使細胞保持活力的營養素,如果缺少其中一種,細胞將難以維持健康的活力,這是為了保持健康而必須均衡攝取營養素的理由。
其中,營養素最容易缺乏的是鈣,且以東方人為最。
這即是我們要採取鈣的健康法的原因。
您願意加入鈣的營養保險嗎?
我曾經為報紙的一篇文章而受到極大的震撼,這足一位四十四歲主婦的投書。她曾經罹患狹心症,每日服用三十錠藥片,並隨身?帶硝化肝油,如此戰戰兢兢的過日子。
「雖然有心振作,但往往為不停歇的氣餒而感到喪氣。我心中害怕是否會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離開世間──」我對她這種悲慟的呼喚十分同情。
她的煩惱、痛苦、恐懼與不安,能說與明日的你我完全無關嗎?我們能否保障世上最珍貴的人及丈夫、妻子、兒女絕對平安呢?我們生活在同一條輸運帶上。
因為我們呼吸同樣的空氣,飲用同樣的水,吃同一個海洋捕獲到的海產,吃大部份以化學肥料所栽培的果菜。而且,同樣地被添加物、防腐劑等加工食品所圍繞。
那麼,在不知不覺間被裝在這種運輸帶上的我們,如今是否已經無法在絕對安全的地方與方法中生活呢?
現在我們能做的是積極攝取均衡營養,提高細胞活性,維持健康建立強健的體力。
我們的身體是由為數龐大的細胞集合而成,如果每個細胞都充滿活力,正常地發揮各自的功能,可以使身體維持健康,精神愉快,而且充滿工作活力。
說的專門些,細胞能維持正常,進行正常的代謝作用的狀態,此即稱為健康狀態。
然而,維持細胞健康所需要的是營養素的各種成分與氧氣的作用。
健康細胞的根本,在於飲食生活,亦即是攝取均衡的營養,這是健康三大條件之一。
其餘兩種足連動與睡眠,也就是休養。因此,身心的健康,端賴生活中能保持飲食生恬、運動與睡眠的平衡,並加以管理。
同時,也要排除──隨著年齡的老化,以負面因素增進健康已非昔比──的觀念。
身為家庭主婦,今後重要職務,是擔任家庭健康管理者。為了達成此一任務,務必具備正確的營養知識,因為先生的陞遷、子女的成績或升學,都以營養管理是否得當而定,而這時代不久即將來臨。
在諸多的營養素中,為何把鈣稱為營養保險,只要閱讀本書,謎底即可揭曉。
出版序
「民以食為天」,人類為了延續生命,確保健康,甚至滿足口慾,都必須攝取食物,其目的在於獲取營養,以建造、維護身體的各個器官、組織,便能充份發揮功能來維持生命。
其中,我們的骨骼是支撐身體的整個架構,正如建築物的鋼筋水泥之結構一般;建築物的結構如果偷工減料,只要受到一點外力(如地震、大風雨等等)就容易造成不支倒塌的不幸事件。反之;人體也一樣,如果缺乏構成骨骼的鈣質,就會骨質疏鬆如偷工減料的建築結構一般,輕則長期腰酸背痛…;重則不堪一點點碰撞或跌倒卻容易斷裂,造成身心極大的創痛。鈣質除了是構成骨骼之主要礦物質外,對神經的傳導、肌肉的收縮、血液的凝固、酵素反應的活化及調節生理等等,有重大的影響。
不幸的是,經衛生署的全國性營養調查之後,發現國人鈣質不足的情況嚴重。這也正是青春出版社出本書的目的。
本書對於鈣質的缺乏症、後果,鈣對人體的重要性,如何獲取充足的鈣和其吸收、利用問題,以及如何維護身體健康等,都有深入淺出、詳盡的分析與說明。不但是增進營養知識的良伴;更是維護身體健康必備的指南。
泰瑞營養部
中華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
●第1章●鈣營養失調的時代
──不足所引起的成人病與各種不幸現象──
◥──不均衡的飲食有害美容與健康──◤
國人(日本)的壽命逐年增加,如今已列入世界高水準。
然而,這絕不表示國人是健康的民族。
在壽星之中,有半數足長年臥病。而因癌症或成人病死亡的人數也逐年增加,三十幾歲與二十幾歲的成人病也慢慢增加,換言之,成人病有降低年齡的傾向。
此外,兒童的肥胖、糖尿病、癌症等也有逐漸增加的威脅。
同時,據說六十%的國民雖然末到患病的地步,但已有某方面不健康的自覺。
依我國目前狀況來看,雖是長壽國,但不能算是健康的國民。
同時,最近由孩子們或單獨一個孩子進餐的家庭日益增加。
為了要使營養素成為有效的營養,進餐時的氣氛也頗為重要。
不融洽的進餐,會妨礙胃液分泌或消化酵素的作用,當然胃或腸的消化活動也不會順暢。
結果,腸壁營養素的吸收也受到阻礙,因此,媽媽的笑容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珍饈佳餚。
不按時的進餐也是問題之一,外國俗諺說:「早上的蘋果是金,晚上的蘋果是銅。」在生活方式變成夜間型的今天,我們不妨細思這句話。
把早、午、晚三餐,以一定間隔定時進餐,也是維持年輕、健康的重要因素。
◥──歐化的國人飲食生活──◤
自從一九五五年代中葉起,國人飲食生活發生急遽的變化,在此之前的飲食生活,以「米、魚、蔬棻」為主,營養與分量方面都顯得不足(缺乏)。但是,戰後,歐風漸進,在高度經濟成長中,國人生活水準日益提高,能吃更多美味可口的肉、水果與麵包等。
而且,商品附加價值較高的肉類等食物,隨著加工技術。冷凍技術與流動結構的完善而發達,因此不斷地被製成加工食品,迎合要求方便與豐富的國民需求,從此,消費量日益提升。
亦即是說,從「不足的飲食生活」進入品質與分量均充足的「豐富的飲食生活」的時代。而且,由於國際化與開放進口等因素,進成國人的飲食生活日益洋化。
換言之,從過去容易缺乏動物性蛋白質、脂質、維他命A、B1、D等維他命與礦物質的粗劣飲食進入內容分量均具備充分營養的「豐富的飲食生活」時代。
豐富飲食背後的隱憂
麵包、牛油、牛肉、豬肉、雞肉、乳酪、火腿、香腸、沙拉醬……。
隨著飲食生活的洋化,脂肪攝取量也大幅度地增加。
根據國民營養調查,國人每日平均攝取五十八g的脂肪,而所攝取的脂肪能量佔全體的二十三∼二十四%。但根據以年輕學生為對象調查顯示,脂肪能量大幅度超過四十%的人為數甚多。
這數字遠超過理想脂肪能量比,亦即是二十∼二十五%。
像這樣,國人飲食生活急遽變為高熱量、高脂肪的歐美式飲食生活。
高脂肪食物的弊害
觀察脂肪攝取量的變化,一九五五年僅為二十二g,短短的三十年間變為二、五倍,亦即是五十八g。其中問題較多的是動物性脂質,一九六五年,僅僅足總脂質的三十九.七二%,但現在變成四十八.六二%。
這個數字變化,與心臟疾病所造成死亡人數的變化不謀而合,可說是極可怕的數值。
譬如一九六○年,因心臟病死亡人數是十萬人中佔七十三.二人,但現在變成九十六.九人,大約增加三倍。
尤其因心肌梗塞或狹心症一類虛血性疾病的死亡率明顯地上升。一九五○年,原為十萬人中佔九.九%人,但一九八一年變成四十一.八%,增加約四倍,在心臟疾病中佔四十%。
這種現象,被指出與動物性脂質攝取量的增加有密切關係。
在美國,因心臟病死亡率是十萬人中佔三百二十九人,為東方人的三.五倍,而這數字,與美國脂肪攝取量是東方人的二,三七倍有關。
其次,我們再來探討蛋白質。
一九六○年,蛋白質攝取量是六十九,七g,現在增加到七十九.六g,其中動物性蛋白質佔二十四.七g,大幅地增加四十%g。
動物性蛋白質被視為與體格,尤其和身高的成長有關,事實上,近年來,年輕人的身高的確上升。
但另一方面,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過剩,也是引起成人病的肥胖症與近年來中老年人所增加的痛風之原因。
以上,我們概略了解飲食生活歐美化,雖然對我們健康極有助益,但如攝取過剩,反而有引起各種成人病的負面影響。
這種曾帶來負面影響的飲食生活,雖然需要及早改善,但做起來談何容易,應該慢慢地改善,並積極尋求對策來防止成人病。 方法之一是,充分攝取目前被提出攝取不足的鈣。
◥──東方人罹患慢性的鈣不足──◤
構成人體物質,除了蛋白質、糖質、脂質三大有機營養素以外,還有維他命類、礦物質、氧氣與水。
礦物質包括鈣、鈉、鉀、鎂、磷、鐵等,這些被稱為微量營養素,可見所需分量極微,但也是為了使身體活動順暢並維持健康所不可或缺的營養素。
當這些物質維持平衡時,我們的身體方才能保持健康,如果是失去平衡,則曾造成各種健康障礙。
在這些礦物質中,人體內含量最多的是鈣。
鈣的含量佔總體重的二%,體重六十kg的人,鈣含量約一.二kg。
有關鈣的重要性,除了是形成骨骼與牙齒所不可或缺的物質外,亦能促進血液凝固,控制心臟、神經、肌肉等機能,同時,也能保持血液為鹼性,使體內的生理作用順利進行,並且也能使對代謝具有重要影響的酵素作用變得活潑。
因此,如果缺少鈣,我們身體會呈現各種不健康、不協調的狀態。
換言之,鈣不僅是骨骼或牙齒形成的重要物質,而且對維持與增進健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礦物質。
雖說是如此重要的一種礦物質,但國人卻處於慢性的鈣不足狀態。
國人鈣的攝取普遍未達需要量
雖然衛生單位指定鈣每日的需要量為六百mg,但是根據一九八○年的調查資料顯示,我們每日鈣的實際攝取量為五百三十五mg,比需要量低六十五mg。
這雖相當於一條鱷魚或半瓶牛奶所含的鈣分量,但真正要全部攝取可是不容易。
原因之一是,我國的土壤呈酸性土壤,農作物中鈣的含量較少,尤其近年來塑膠房栽培與化學肥料所培植的蔬菜稻米,以及人工養殖而為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的各種魚、貝類,使大自然中所含的有限鈣質日益消失。
此外,還有國人嗜好的問題,雖然牛奶或乳酪的食用量較過去增加,但遠比歐美人攝取量為少。
另外,東方國家的水質雖然較為可口,但鈣的含量並不高,日本尤其為低。
由於以上的條件,導致國人有慢性鈣不足的現象。
鈣才是對維持並增進健康扮演重要角色的礦物質,這一點,本書一開始就提到,後面也將予以詳述。
生活在現代的我們,除了從每日的飲食攝取外,也要迅速地活用營養補助食品來補充鈣的不足。
◥──現代人半健康狀態的原因在於鈣的不足──◤
根據一九八三年的調查,兩位國民其中一人,亦即是半數的國民 於某種半健康狀態下。
例如:肩膀僵硬、腰痛、疲勞感、胃積滯等田日的不適感、便祕、精神上的焦慮、緊張等症狀。
雖然並不是明顯的疾病,但不能稱的上精神爽快與身體情況良好的狀態──亦即是半健康狀態。
然而,這些症狀並非只是成人的專利品。……
|
 |
目錄 |
|
|
|
如果您用過本商品,或對本商品有所了解,歡迎您發表自己的評論。您的評論將被網絡上成千上萬的用戶所共享,我們將對您的慷慨深表感謝。 您的評論在提交後將經過我們的審核,也許您需要等待一些時間才可以看到。謝謝合作。
|
|
|
|
|
|
 |
|
 |
|
 |
無鋁泡打粉
Rumford Baking Powder

|
|
 |
|
|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