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自從神農氏採取藥草教人治病以來,中藥(又稱漢藥)已有了數千年的歷史。後來,引起許多外國人的注目,研究它所具有不可思議的神秘藥效。其中,因文化、交通、經濟等條件得宜,以日本人的研究為最深奧。
日本鄰於我國,開化稍遲,許多文化吸收於我國。不論是四書五經、郡縣制度,或是衣、食、住、行、等,無一不倣效我國。直至明治維新,西洋文化迅速傳入日本,日本人研究外國學術的風氣更加提高。雖然一時西藥盛行於日本全國,但是仍有部分日本人不願放棄祖宗遺傳下來的許多中藥秘方。第二次大戰結束後,在日本當時僅不足二百家的中藥店,目前一躍增為八千家,約占全國藥房(中、西藥共約四萬家)的百分之二十。
自從西藥的擴大宣傳,大量供應於市場後,許多人認為中藥缺乏科學性,治療效果遲鈍,將被淘汰。但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。就日本的事實來推想,為什麼中藥在文化水準,尚高的日本愈來愈吃香?如今在日本設有「日本藥局協勵會」、「日本東洋醫學會」、「東亞霸學協會」。「小太郎漢方會」、「漢方友之會」等機構,正以現代科學化觀點去研究中藥的成分、功效、副作用、藥性、製藥技術以及臨床實驗,並呈請文部省(即日本最高教育行政機關)補助款項,試用電子計算機針對患者的症狀而決定治療處方。
中藥原具有久年的歷史與神秘的藥效,經過實驗所得的功能為基點,講究根本治療的天然綜合特性而適應病症去變化其處方的。因此,它不像化學製品的西藥僅適用於局部性而且發生不良副作用。譬如,以感冒為例來看,西藥只有阿斯匹靈、非那斯汀、咖啡因等幾種一定成分的便藥來治療。其中,阿斯匹靈酸味強,對於胃弱的人是非常難受的。然而,中藥對於感冒即有三十五種不同的處方,另有近三十種的流行性感冒特效藥方,足以針對症狀而作適當的治療。
在我國的情況下,中藥材料豐富,價格低廉,祇要斯界先進願將祖傳秘方與自己研究所得公開於世,共同研摩,相信它的前途是無量的。
因此,我們希望我國中藥界,再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,加強研究,中藥處方,藉以提高中藥在世界醫學界的地位。同時,亦希望我國的西醫從研究西醫的心得來研究中藥。相信在研究中必有更新奇的發現,可貢獻全世界人類者。
有關漢方名湯的服用法
一、病名與湯名
本書為了讀者容易辨認,將病名分類為十五個部門。其中如風濕症,原是運動器官的陣礙,但在今日醫學卻主張該屬於整形外科,所以方便上納入外科部門。又腦溢血(中風)即編入神經病部門,敬請參照該項。
在名湯中,如編排於呼吸器官部門的,往往被誤認為僅適於呼吸器官病症,但其實並不一定如此。例如:第一處方的「醫王湯」可應用於各種各類的病症,第四五處方的「八珍湯」不僅適於消化器官病症,而且可用於婦科方面病症。
特為小兒科部門的藥湯雖然祇列上九湯,但是將在呼吸器官、消化器官部門所述藥湯應用於孩童亦無不可。祇須留意其用量的減少。
二、煎法與服用力法
在本書所舉各湯原著以克為單位,但為這今我國社會之構筆者特改用以「錢」為重置單位,而須用陶製藥愛(不可用金屬製品)煎。先把藥草放進藥壺中,加上兩碗清水,煎成八分碗量。
煎好的湯於飯前半至一小時服用。每日服用三次。每一服藥可以煎兩次。每次於飯前服用。
除小兒科部門外,各湯應用於孩童時,須照年齡而酌減分量──十歲左右為成人服用暈的二分之一,五成左右為三分之一,四歲以下視實情減為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。
其實漢藥的用量可不必過於嚴格論就,僅對於附子、烏頭、天雄、大黃等藥類,不宜隨意增用,必須請教於中醫先進外,其餘各藥完全沒有副作用,可安心服用。
呼吸器官部門
一、醫王湯(身體衰弱)
道是一種補藥,可以用來強身壯體,並不一定只用於治療呼吸器官的病症。此湯適宜儘速恢復病後的活力──例如:在肺結核治癒期,不熱不咳,痰又減少,須多攝取營養來增加體重,此湯是最佳的。
(處方)
鬚參○•二 甘草一•○
橘皮一•○ 升麻○•三
黃耆一•○ 白水二•○
柴胡一•五 當歸一•五
二、麥門冬湯(止咳)
此方適用於長期咳,通常視病況而加上他藥使用(稱為加味)。至於百日咳,留在「小兒科部門」詳述,下面則列舉兩種使用法。
(1)麥門冬湯加桔梗石膏用於在感冒時,咳嗽頻發,咽頭疼痛。
(處方)
麥門四•○ 牛夏二•○
竹參○•三 甘草一•○
梗米○•五 大棗○•三
桔梗一•五 石膏一•五
(2)麥門冬湯加地黃阿膠黃連可應用於喀血的止血藥。但不宜用於肺炎,肋膜炎等帶熱的咳嗽。
(處方)
麥門三•五 半夏一•五
竹參○•三 甘草一•○
梗米○•三 大棗○•三
地黃二•○ 阿膠一•○
黃連一•○
三、肺傷湯(肺結核)
咳嗽多,時含血痰,未能熟睡的病症即屬肺結核,此湯頗為合適。
(處方)
鬚參○•二 炮姜一•○
桂枝一•○ 阿膠一•五
紫苑一•○ 地黃一•五
桑白皮一•○ 飴糖二•○